近日,一位在基层乡镇工作的朋友来看望笔者时,苦不堪言地说:“我们基层乡镇如同‘针眼’,上边千条线对准我们一个‘针眼’,整天有干不完的工作、忙不完的活儿,压得我们喘不过气!”这位乡镇朋友的一番“诉苦”,是对基层现状的真实写照。
依笔者之见,给基层干部“松绑减压”的办法和途径是:
精简会议。防止不管事大事小、轻重缓急、动不动就召开会议,对那些无关紧要、没有实际意义、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。
消除“文山”。文件发得过多、过滥,最终难免沦为“纸上谈兵”“空对空”,尤其是“上午发通知、下午要情况”的这种令基层“措手不及、反感至极”、有悖正常工作规律的极端做法,应该叫停和打住。
减少形式主义的检查督导和考核。上边只要来人检查督导或调研,基层就得陪同和应酬,而且是全力以赴、挖空心思、慎之又慎、服务周全,无形中消耗和占用了基层干部抓落实、干实事的大量时间、精力和财力。那种“虚头巴脑”“打扰基层”“频率过高”的检查督查考核,早该休矣!
慎重实施问责和追责机制。无视客观情况、不问青红皂白,对基层干部在执行和落实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和过错抓住不放,盲目问责和追责,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伤害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积极性。应该依据工作实际,运用好“容错纠错”机制,但也不可对那些“人在岗位不谋事、无所作为不干事、不敢担责怕伤人、只求平安混日子”的懒政干部熟视无睹、不抓不管。
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。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多搞一些“接地气、贴民心、顺民意、实打实”的调研活动,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,认真倾听群众呼声,做到情况明、底数清,防止“长官意志”和“行政打压”,实施精准决策、精准督导、精准落实。
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。提拔干部要向基层一线倾斜。把那些对党忠诚、干净干事、务实为民、默默无闻、无私奉献、敢于担当、不跑不要的人提拔到相应领导岗位上来,让他们从心底里感到党和组织对他们的关注、关怀和厚爱。(许贵元)